原标题:民生答卷 请您阅评 解决运动健身“去哪儿”难题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建得好,因地制宜把一座城中山变成了公园,变成了风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地方。”1月10日,家住炳三区半山康城小区的居民徐捷对小编说,东华山公园开园以来,他和朋友隔三岔五就要去爬山。
小编从东区教体局了解到,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自去年9月下旬建成开园以来,迄今已接待市民游客超过60万人次,成为备受市民和游客热捧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东区顺应群众健身新需求,以扩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增量、用好体育场地设施存量、提升体育场地设施品质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辖区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不断提升,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1月10日傍晚,在东区海德堡小区背后的东华山公园入口处,不少市民排队等待乘坐电梯上山。“白天可以爬山,晚上也可以爬山。现在爬东华山感觉就像出门散步一样方便。”市民文女士笑着对小编说。
乘坐电梯,不到3分钟就“爬”上了山顶。第一站是电梯不远处的伴山咖啡馆,文女士和朋友点了咖啡坐在栏杆处,一边闲聊一边欣赏城市夜景。“东华山这里的风景很漂亮,能看到城市全景,晚上的夜景更美。如果是夏天,更是乘凉、休闲和健身的好地方。”文女士说,以前开门见山,却只能望山兴叹。现在随时可以去爬山,休闲健身,亲近自然,心情倍感舒畅。
“曾经人迹罕至,如今络绎不绝。随着东华山公园建成开园,东区的城市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显著增强。”东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公园精心打造4条登山步道和景观节点,精准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成为东华山“移步换景”户外运动新路径。而公园迅速“出圈”的背后,恰恰是生活在一个生态宜居公园城区里市民幸福感满满的体现。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主要领导多次以专题调研、专题会议等形式,对场地设施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区级相关部门、各街道(镇)通过查找健身设施建设短板,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金角银边”地块,可复合利用的其他设施资源等方式,以群众就近健身、方便可达为原则,大力实施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2023年,东区安排本级和争取上级资金近4000万元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扩建街道(镇)全民健身中心2个,社区(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9个,“三大球场地”15个,建成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山水鞠足球公园。截至目前,全区体育场地总面积达到88.96万平方米,健身步道达到187.37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22年1.97平方米提升到2023年的2.16平方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不断提升。
1月7日,在山水鞠足球场,一些单位自发组织的足球友谊赛进行得热火朝天。“我们一些足球爱好者成立了一个养生足球队,每周双休日都要来锻炼两个多小时。坚持了一年多,感觉锻炼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一家传媒公司负责人田先生表示。
小编从东区教体局了解到,每到双休日,山水鞠、奥林匹克等地以及一些学校的足球场、篮球场就会迎来不少“三大球”运动爱好者。
近年来,随着东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辖区人口不断增长和健身场地设施相对不足的矛盾愈加凸显。为缓解这一矛盾,东区在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在全市率先推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力求为群众创造便捷的运动、健身环境。半岛电竞
从2013年起,东区每年投入经费40余万元用于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维护管理。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第一时间向辖区居民免费开放了具备开放条件的13所区属学校,开放学校占比81.3%。为进一步用好体育场地设施存量,东区积极协调推动辖区内市级公共体育场馆、企事业单位、驻攀高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辖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100%,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群众高度认可。
同时,为响应群众美好健身生活需求,东区充分挖掘辖区自然资源禀赋,加快推进步道系统和各类体育公园建设,引导社会企业投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新建或改建了一批符合群众需求的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
截至目前,山水鞠足球公园竣工,广大足球爱好者再添新去处。阿署达体育公园(一期)、银江湖健身步道等高品质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群众健身环境、健身品质将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