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和基金会回应后疫情时代以及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社会需求,聚焦“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和谐”的使命愿景,于2021年起深度探索社会组织帮扶民生,促进共同富裕的系统化路径。
欢迎持续关注“思域”栏目,在探索中分享汇编智者在民生议题领域的思考与研判,以期启迪敦和“大我们”的前行之路。
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不仅是城市治理的重心所在,也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直接因素。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流动人口规模增长,城市中的社区类型也趋于复杂,如城郊边缘社区、“村改居”社区、“城中村”等仍需不断加强内部与外部的脆弱性评估和治理举措,提升其治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社会基本单元积累经验,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20世纪80年代,提莫曼 (Timmerman) 最早提出了“脆弱性”的概念,开始是用于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是指系统容易受到损害的可能性、程度或状态,后来经过各学科的延伸和发展,脆弱性的内涵也得到不断拓展。
现在的脆弱性研究更多侧重于人类活动对脆弱性的影响,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多维度特征的脆弱性。而“社区脆弱性”是脆弱性研究的新兴热点,有学者认为,“社区脆弱性”是特定的系统或者个体由于内部自我因素存在的不稳定性,在外部扰动的影响下,系统或者个体容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害,并且难以复原的特性。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刺激,不同社区脆弱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此,学者钱伯斯(R.Chambers))认为外部是指系统受到的扰动和压力,内部是指系统对外部压力和扰动的响应及恢复力。
当社区遭受外部的冲击,物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静态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规划、社区环境安全等)是社区外部暴露于危险时,免于外部灾害扰动的规避能力体现,是社区抗击外部风险的第一道防护网,因此可以将其归为社区外部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而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社区资本、管理因素,这五类动态因素的衡量要素主要与居民、社区组织、社区经济水平等相关,影响着社区内部的系统整体运转,决定社区能否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各个要素有序配合,以强大的可恢复力,应对社区的内部脆弱性。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依据社区内部、外部脆弱性的高低将其划分为脆性社区、韧性社区、刚性社区和柔性社区四大类。
脆性社区是指内部、外部脆弱性高的社区。“脆性”一词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就发生断裂的性质,与韧性词义相反。脆性社区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社区外部抗冲击能力弱。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冲击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空间规划不合理等原因,无法为社区居民搭建起应急保护屏障。
社会层面,各类组织之间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联动机制,对社区进行有效的社会支持;
居民层面,部分居民缺乏安全意识,对社区认同感不高,参与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积极性较低,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脆性社区内部脆弱性增强。各类“三不管”老旧小区是脆性社区的典型体现。
韧性社区是指内部、外部脆弱性低的社区。具体来说,韧性社区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连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韧性社区往往外部抗冲击能力强,能够抵御外部环境给社区基础设施带来的冲击。此外社区内部稳定,具备强大的可恢复能力,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冲击,韧性社区能够将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社区资本、管理因素有效整合,推动社区内部系统的良性循环。
刚性社区是指外部脆弱性低、内部脆弱性高的社区。刚性社区外部抗冲击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备,空间结构规划合理,面对外部冲击的干扰,可以为居民提供充足的基础保障。但这类社区因为人口众多结构复杂,居民流动性强且情感疏离,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容易对日常社区管理造成超常负荷,导致社区无法完成弹性管理,恢复能力较差。
柔性社区是指外部脆弱性高、内部脆弱性低的社区。该类社区外部抗冲击的能力弱,社区的硬件设施相对老化,物资储备不足。但社区内部可恢复能力强。这类社区内部的各类主体能够协调配合,有效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从而将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风险降低。
圈层结构理论原本是用来描述城市的社会经济分层差异,其中“圈”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特征,其由内向外分为内圈层(核心区) 、中圈层(边缘区)、外圈层(辐射区),内外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后来逐渐被引申应用到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学科。
通过将圈层理论的核心理念与社区类型相结合发现,无论是在脆性社区、刚性社区,还是柔性社区、韧性社区,社区脆弱性的降低有利于提升社区外部的抗击力和内部的稳定性bobty体育。
为了更好地降低社区脆弱性,以圈层理论为基础,可以从外到内逐步打造好社区的生存保障圈(外圈层)、制度引领圈(中圈层)和情感认同圈(内圈层)这三个圈层,从而实现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以及居民精神内核的提升,最终推动社区脆弱性降低。
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社区的外部脆弱性率先暴露于冲击之下。所谓生存保障圈,是指能够抵御突发公共事件对社区的外部冲击,能够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及人身安全的圈层。
为更好地降低社区外部脆弱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保证社区空间划分的灵活性。不仅要保证社区空间能适应不同灾害情境的需求,还要盘活社区周边的公共服务机构、学校等资源。
制度引领是指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使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多主体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降低社区脆弱性的工作中,发挥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仅靠单一主体的力量往往无法有效降低社区的内部脆弱性,因此需要各类主体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当好“主导者”。推动基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建设,保证社区内部应急管理体系的灵活性。
其次,社区自身要做好“实践者”。针对社区的脆弱程度定制应急预案,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社区管理更加主动化、动态化和精细化bobty体育。
再次,社会组织要担好“辅助者”的角色。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志愿者等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多主体协同治理为社区建设助力。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空间,社区内部脆弱性的降低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情感认同圈是指通过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凝聚力,在各主体自我实现的同时,也降低社区脆弱性的圈层。唤醒居民的“公民精神”,打造社区优秀文化,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激发居民的自我驱动能力,是“情感认同圈”的核心要义。从基层治理中“找回居民”,让居民自觉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是加强文化宣传,提升居民认同。和亲缘关系的社群不同,城市中的社区多为地缘社群。像 “脆性社区”和“刚性社区”多会出现居民情感疏离的情况,通过社区文化宣传活动,能够让居民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以此吸引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建设的行列中。
二是设置社区居民心理安全阀。及时关注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完善社区心理医疗资源储备,形成社区居民互助的心理支撑,增强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认同,从而降低社区内部脆弱性。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一环,其发挥的效力直接影响着整体治理效果,三圈优化策略对于社区管理者的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春颜,王思卿.脆弱性视角下的社区分类及“圈层优化”策略[J].学习论坛,2022(04):83-90.bobty体育